目前分類:我的耳鼻喉經驗分享 (57)
- May 18 Fri 2018 13:40
診間攻防戰!讓人聞風喪膽的醫療檢查
- Dec 09 Sat 2017 01:32
突然頭暈耳鳴聽不到,要當心
- Dec 06 Wed 2017 01:46
下鼻甲微創手術治療過敏性鼻炎
由於氣候潮溼炎熱,加上空氣汙染嚴重,鼻病成了台灣的國病之一。根據統計,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位受到鼻子症狀的困擾。對於長年鼻塞,造成呼吸不順、鼻涕倒流、聞不到味道的人來說,往往需要考慮以手術治療來縮小肥厚的下鼻甲。最新的微創螺旋刀手術,手術時間短,不需要住院,而且門診就可以做。這項手術如何執行呢?跟著人體實驗室到耳鼻喉科去做體驗。
- Nov 05 Sun 2017 15:02
突然聽不到 這原因恐造成永久聽損!
歌手吳克群近期被爆因為工作蠟燭多頭燒,壓力過大引發突發性耳聾,現在左耳聽力只剩6成,而且無法回復。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智銘表示,天氣冷內耳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差,加上冬天是病毒的流行季節,如果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容易侵犯到聽神經,造成聽神經發炎,影響聽力。臨床上觀察,冬天發生的比例約較其他季節增加2成。壓力大、常熬夜較勞累,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差,或者是有三高的問題,都是高危險群。常見3天內突然發生聽力減弱,變成要很大聲才聽得到,大多為單側發病,出現耳鳴,耳朵有耳塞感,嚴重會伴隨頭暈、嘔吐。
耳鼻喉科醫師張智銘表示,突發性耳聾愈早治療效果愈好,應掌握10天黃金治療期,配合口服高劑量類固醇,抑制聽神經發炎。若拖延治療,聽神經受損嚴重,可能讓聽力無法完全回復,甚至永久喪失。也提醒,天冷外出應該做好保暖工作,增進內耳血液循環。也要避免像是抽菸、喝酒等刺激源,讓血管收縮並建議配合每天運動半小時,幫助紓壓,也能增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如果感覺聽力突然有異常,應儘快就醫配合做聽力檢查確認,儘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 Oct 28 Sat 2017 00:20
為什麼會暈車呢?
我不太會暈車。
小時候覺得奇怪,不明白為什麼;
後來聽人說:運動神經好的人特別容易暈車,當時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難怪我不會暈車,因為我天生就不是運動健將嘛!"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長大變成了耳鼻喉科醫師,終於可以幫自己解答一下。
為什麼會暈車?
最常被接受的理論是感覺衝突,也就是腦袋當機了。
人的平衡靠視覺,內耳前庭覺和本體感覺,
- Apr 04 Sat 2015 08:56
鼻竇炎網路謠言追追追
中國廣播公司-中廣愛健康3月1日
網路上流傳一篇文章,名為「太棒了!各種長年鼻炎過敏有救了!只喝了2次,鼻炎就好了!」造成網友瘋傳,包括了牛奶燉香菇,只喝了2次,鼻炎就好了,或是槐花蜜可治萎縮性鼻炎、鹽水洗鼻、絲瓜藤治副鼻竇炎等等,感覺超神奇的;到底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還是可能是網路謠言,盡信的話,要嘛沒效果,嚴重可能傷身呢?今天在節目中為大家邀請到亞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智銘醫師為大家解密...
●首先請張醫師為大家解說一下,什麼叫「鼻炎」?鼻炎的定義是什麼?
張醫師答:
鼻炎顧名思義就是鼻子發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症反應。鼻黏膜會變得相當敏感,容易打噴涕鼻子癢。發炎的組織容易充血或者水腫,所以會造成鼻塞,鼻分泌物多使得鼻涕增加,倒流也增加,流到喉嚨的鼻涕倒流也容易刺激喉嚨,引發喉嚨癢或疼痛。
●網路上治療鼻炎鼻竇炎的偏方好多,我們來請教醫師意見:
--------------------------------------------------------------------------
- Mar 16 Mon 2015 21:47
守護健康財:穹頂之下掀霾害
中國廣播公司-理財生活通3月5日
主題:守護健康財:穹頂之下掀霾害,專業醫師教你防霾健康管理,現場為大家請教耳鼻喉科醫師。
1952年12月,倫敦,寒冷大霧天。市民們躲在家裡使用煤炭取暖,新上路的內燃機巴士排放陣陣廢氣,火力發電廠、內燃機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不斷排出,在冷空氣層中像被鍋蓋悶著,散不掉;這些硫氧化物(SOx)污染物濃縮形成了硫酸霧,最終這場大煙霧造成12,000人以上的死亡;這個事件使得英國政府開始制定許多燃料使用的規範,以及工廠排煙的基準,對於各國公害防治及環保運動的興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時至2015年的今日,空氣汙染的主角繞過半個地球;以工業進步交換而來的代價,霧霾,它的危害仍深深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霧霾的定義
我們把霧霾兩個字分開看:霧主要由水份所構成,霾主要是由一些固體顆粒所構成。所以霧霾的組成包括了水氣,以及許多空氣汙染所形成的非常細微的固體顆粒,包括一些有毒物質還有重金屬。
換句話說,霧霾跟霧不一樣,一個是空氣汙染變成的,一個主要是水氣所構成。
霧霾的這些髒空氣形成時,本來會隨著熱空氣往上升,在半空中散掉,不過如果遇到高空的空氣更溫暖的時候,這些空氣汙染物就會卡在半空中散不去,之後便累積成一大片霧矇矇的霾,所以在某些特定的狀況比較容易形成霾害。
- Feb 10 Tue 2015 22:58
眩暈症答客問
- Dec 22 Mon 2014 01:37
腺樣體作怪 小兒容易打呼
鼾聲如雷的王先生,被太太押來門診。
「張醫師,我先生每天打呼聲都好大,常吵醒小朋友,可不可以幫他做個檢查。」王太太牽著四歲妹妹,無奈說道:「她也是從小打呼,父女倆每晚都嘴巴開開,一搭一唱,真是遺傳得百分百。」
遺傳?我心裡打了問號。「我想,妹妹也該檢查一下。」我補充說:「因為大人小孩打鼾原因大不同,不一定是遺傳。」
纖維內視鏡和側顱X光証實妹妹的腺樣體肥大,造成她夜夜打鼾,張口呼吸。媽媽問,什麼是腺樣體?有什麼症狀?該如何治療?
- Nov 02 Sun 2014 19:55
鼻竇炎的治療
「張醫師,我鼻塞很久了,你可不可以多開一些藥給我吃?」陳伯伯,63歲,鼻音很重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我試過很多藥了,每次一停藥就復發。」他一面補充,一面拿出大大小小的藥包,細數自己「神農嘗百草」的經歷。
鼻塞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尤其臺灣溫暖潮溼,過敏原多,都會地區空氣品質也不好,因此,受鼻塞苦惱者眾,算是本科的常見疾患。「鼻塞的原因很多,讓我先看看你是什麼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我向陳伯伯說明,並指引他上診療台。
頭燈一照,只見一大塊水水腫腫的鼻息肉,幾乎佔滿了整個鼻道,剩下的一點空隙也塞滿了黃稠的膿鼻涕。「你的鼻息肉很嚴重,我幫你安排影像檢查看看。」
幾天後,伯伯回到門診看影像報告,果不其然,大大小小的鼻竇塞滿分泌物,到處都是腫脹的黏膜,惡性循環下,當然不會好。
- Nov 01 Sat 2014 22:55
孩童流鼻血 止血別後仰
半夜兩點的急診室,媽媽急忙帶著小朋友來求診,小妹妹的鼻子前擋著一團衛生紙,但流血還是像水龍頭沒關緊似的,滴滴答答流不停。
「我半夜去看妹妹有沒有踢被,剛好摸到被子有點溼溼的,」醫師問診時,媽媽還是有些不知所措:「我打開燈一看,居然是流血了。」
- Oct 28 Tue 2014 05:08
為什麼鼻涕不正流,老是倒流呢?
前陣子,朋友問我一個問題。"張醫師,為什麼我們常常聽醫師說病人有鼻涕倒流的問題,而不是鼻涕正流呢?"我覺得這個提問很有趣,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不只病人有鼻涕倒流的問題,健康人也總是在鼻涕倒流,差別只在於病人有感覺一團鼻涕卡在喉嚨後面,而健康人則完全沒有察覺鼻涕倒流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必須先了解鼻子對身體的保護功能。呼吸的時候,可能吸入很多髒空氣或病原體,經過鼻孔時,鼻毛就像柵欄一樣,先幫我們攔下許多大顆粒,但難免有小的顆粒繼續往肺部前進,這時候就必須要靠鼻涕幫我們捕捉這些不速之客。鼻黏膜表面是一層長滿纖毛的表皮細胞,這些纖毛就是泡在這一層鼻涕黏液裡面。纖毛無時無刻都在擺動,規律地由鼻腔往鼻子後面運送,所以,吸附了髒空氣和病原體的鼻涕,就被纖毛由前往後送到了我們的鼻咽,再由喉嚨吞到肚子裡,被胃酸消化掉。通常每十到十五分鐘,鼻子裡的黏液就已經吞到肚子裡,新鮮乾淨的鼻涕又重新產生了。聽起來雖然有些怪異,但健康人每天吃的鼻涕,可是有一兩公升這麼多,不過這也沒關係,一來不知不覺,二來自產自銷,三來有益健康。
至於病患有鼻涕倒流的困擾,則多半出於下列原因,鼻涕太多,或鼻涕太稠。什麼時候鼻涕會製造太多?最常見是感冒或鼻子過敏,造成鼻黏膜發炎腫脹,分泌物一旦增加得太快太多,鼻子又悶塞,就會有大量鼻涕倒灌到喉嚨。而什麼時候鼻涕會太黏稠?最常見則是細菌造成的鼻炎、鼻竇炎、鼻咽炎,這時候的鼻涕又黏又稠,自然容易卡在鼻咽或喉嚨,造成不適感。因此,如果您有鼻涕倒流的困擾,找到病因為首要之務。儘快到醫院求診,讓醫師做出正確診斷,進而去除這些鼻涕過多,或鼻涕太黏稠的原因,問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 Oct 28 Tue 2014 04:52
《健康之鑰》聽損造成耳鳴 服藥治療效果不明顯
耳鳴的定義是什麼?
耳鳴是指在外界沒有聲音的狀況下,自己卻聽到了聲音。耳鳴目前並沒有公認的分類,但大致可分為:
(1) 搏動性:血管來的聲音,跟心跳相關的大多是搏動性的。
(2) 非搏動性:跟血管較不相關。
(3) 主觀性:只有病人聽得到。
(4) 客觀性:病患和檢查者都聽得到,醫師可以直接用聽診器在耳朵周圍,耳道、脖子、胸腔聽診。
- Oct 28 Tue 2014 04:40
鼻塞鼻膿真苦惱-談鼻竇炎治療的最新進展
鼻塞、鼻涕不斷,真的很讓人苦惱,很多人往往在感冒之後,發現感冒一直不好,鼻塞很久,最後才知道是罹患鼻竇炎。到底什麼是鼻竇炎,形成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治療?
●什麼是鼻竇炎?首先請醫師幫我們介紹一下鼻竇的位置與構造
鼻竇炎顧名思義就是鼻竇裡面產生發炎現象,通常是由於一些病原體例如病毒、細菌或黴菌在鼻竇內滋生所造成的結果。那鼻竇在什麼地方呢?鼻竇是位於鼻腔周圍的空腔,共有四對,分別為位於額頭上的額竇,兩個眼睛中間的篩竇,兩側臉頰的上頷竇及頭骨中間的蝶竇。它的功能包括輔助呼吸及嗅覺,例如把吸入的空氣加溫加溼後,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以及藉由黏液及纖毛運動捕捉病原體並排除的保護功能,以及產生共鳴,調節美妙聲音等等。
●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症狀?
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最開始形成的原因都是相同的。由於某些因素造成鼻黏膜腫脹,使得鼻竇的開口和通道不暢通,於是病原體便在鼻竇裡增生,產生發炎,發炎的結果又回過頭來加重鼻黏膜腫脹,如此一來便啟動了惡性循環。那麼,有那些因素可以導致鼻竇炎呢?最常見的是環境因素,最多的就是感冒的併發症,感冒病毒造成鼻黏膜水腫,阻塞住鼻竇的通道,此時細菌或黴菌就可能趁虛而入,伺機而生,造成續發感染;或是外傷造成結構改變、吸入髒空氣、有毒氣體等等。另一方面則是病人自己的因素,例如長期鼻過敏的人,鼻黏膜經常性腫脹,鼻竇通道就容易產生堵塞,進而產生鼻竇炎;若是鼻腔結構先天就異常阻塞的病患,或鼻腫瘤、鼻異物的病患,產生鼻竇炎的機會都會大大提升。鼻子本身的症狀,包括鼻塞、鼻膿、鼻涕倒流、鼻音重、常聞到臭味、或是嗅覺減退、嗅覺喪失等;其他非鼻部直接相關的症狀,例如口臭、頭痛、顏面脹痛、牙痛、耳痛、慢性咳嗽等等。
- Oct 28 Tue 2014 02:19
內視鏡開鼻竇炎 不用掀嘴皮
「掀嘴皮蓋恐怖,我不要!」阿媽焦急著地搖搖頭,眼神直盯著帶他來看診的兒子,一臉驚恐的樣子。就在剛才,我向阿媽說明,他的慢性鼻竇炎需要開刀。
兒子搔了搔頭,一方面安撫老媽媽,另一方面,自己不是專家,心裡也著實不知所措。「醫生,是不是有什麼微創的方法開刀啊?老人家想到要把臉皮翻起來,驚嘛驚死了。」
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我心想。
「阿媽你別怕,現在的鼻竇炎手術很進步,都是用內視鏡做的微創手術,不用掀嘴皮啦!」我仔細向他們說明手術的方法,和一些最新的醫療技術…
以管窺天-內視鏡鼻竇微創手術
傳統鼻竇炎手術俗稱要翻嘴唇開刀,意思是指翻開兩邊上嘴唇,在牙齒上方橫切一刀,再將前臉頰的骨頭打開進行手術。1980年代之後,由於內視鏡技術的進步,主流的手術方法逐漸轉變成「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
- Oct 28 Tue 2014 00:56
鼻涕倒流,要手術?
非凡電視台健康保險大家談966集 主題:鼻涕倒流,要手術?
一、耳鼻喉科專科,除了扁桃腺相關疾病,鼻涕倒流也困擾許多民眾。甚麼樣的情況會造成鼻涕倒流?通常治療方式為何?
其實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鼻涕倒流,只是自己感覺不到而已。我們的鼻黏膜其實是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它分泌了很多黏液,可以黏住外界環境的顆粒,把鼻腔和鼻竇裡的病原體捕捉住,然後藉由規律的纖毛運動,從鼻腔前面往後面的鼻咽部送,然後最後被吞到肚子裡去,大約每十到十五分鐘,鼻腔裡的黏液就全部更新了一次,這就是健康的鼻涕倒流。但有些時候,病人得到了一些鼻病,鼻子裡的黏液變多了,或太濃稠了,病人便開始覺得不舒服,便會抱怨鼻子後面,喉嚨裡面,卡著一堆鼻涕,這就是病態的鼻涕倒流。
什麼樣的狀況會導致鼻子裡的黏液變多或變得濃稠呢?這其實是個很大的題目,最多的就是鼻炎以及鼻竇炎,光鼻炎就有相當多的種類,過敏性的、非過敏性的、肉芽腫性的、自體免疫性的,鼻竇炎也有細菌性黴菌性等等。不過簡單來說,鼻炎大多是比較白色乾淨的鼻涕,而鼻竇炎則是比較偏黃偏綠黏稠有味道的鼻涕。不同的鼻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大致上是以病患自身保健,例如洗鼻子噴藥,以及醫師的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為主。
二、鼻涕倒流甚麼樣的情況需要手術?手術時間長短為何?需要住院?術後多久時間會復原?
急性鼻竇炎跟急性鼻炎,大多不需要手術,分作慢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炎則視狀況而定。
如果是慢性鼻竇炎,除非病人的狀況不允許,否則是絕對建議要手術的,因為慢性鼻竇炎的患者,鼻竇的洞口都已經被堵塞住,以致於變成慢性,這時候只有手術方法才能將鼻竇重新打開,恢復通氣,手術時間要視鼻竇受影響的範圍而定,鼻竇炎拖愈久範圍愈大,手術時間則更長,平均來說每一側約一個小時。需要住院,因為是全身麻醉手術。術後幾天的時間大致上鼻竇炎的症狀就會好很多了,因為鼻竇的洞口都重新開放了,鼻竇裡的髒東西開始排得出來,但雖然症狀復原,鼻竇黏膜要從原先發炎水腫的樣子變成健康的黏膜,大多數人至少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洗鼻子和噴藥,和門診的鼻竇鏡的追蹤治療來保養鼻竇。
如果是慢性鼻炎的話,一般我們都會先採取藥物控制,除非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或病人不想使用藥物,直接想取用手術解決困擾,我們才會施行手術。手術的方法很多種:從簡單的門診手術,例如下鼻甲雷射手術、下鼻甲微創手術、下鼻甲無線射頻手術;到住院手術,例如黏膜下鼻甲切除手術,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各有優缺點,這類型的手術,復原時間只需要二至八周。
- Oct 28 Tue 2014 00:28
扁桃腺可有可無 說切就切?
主題:扁桃腺可有可無 說切就切?
一名52歲女性因為喉嚨不適就醫,醫師告知因扁桃腺有小洞,食物殘渣會積聚在隱窩,每三個月就需要就醫消除。該病患不覺納悶,為甚麼過去不曾有醫師告知,也不曾覺得不舒服?
一名35歲病患突然出現嚴重口臭情況,就醫後被診為扁桃腺結石,醫師建議切除扁桃腺,才能擺脫口臭的困擾。為甚麼會患扁桃腺結石?對人體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