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12月6日

(自由時報20171206)突然頭暈聽不到 要當心.jpg

   

一位3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帶著診所的轉診單來到門診。

"張醫師,我今天下午接手機的時候,突然發現一隻耳朵聽不到聲音,我趕緊去診所掛號,醫生說我可能得了耳中風,建議我趕快來大醫院做檢查!"

她看似十分焦慮,問道:"我中風了是不是很嚴重?"

我告訴她:"先別擔心,耳中風只是俗稱,不是真的中風了。"

幫她安排了聽力檢查,我跟她補充說明:"診所醫師是擔心你內耳的小血管堵塞,造成聽力突然受損;我們還是先進行檢查,儘快開始治療。"

果然,聽力檢查顯示,她的患側耳朵低、中、高音頻聽力完全量測不到,

這是受損嚴重的聽力,符合突發性耳聾的定義;

也就是診所醫師說的:"耳中風。"

 

什麼是突發性耳聾,為什麼又叫耳中風?

在能夠排除其他耳疾患可能的條件下,

如果患者在3天內,聽力檢查出現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有30分貝以上的聽力損失,

依據這個世界通用的333原則,臨床上我們便稱之為突發性耳聾。

造成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相當多,

研究指出血液循環阻塞、病毒感染、耳蝸內膜破裂、自體免疫疾病都是可能原因。

雖然原因如此多,但實務操作上並不會真的去取得患者的內耳組織去探究病因;

也由於內耳的血液循環,是由血管走到末梢的微細分支所供應;

耳血管堵塞所造成的聽力損傷,病因就好比腦血管造成腦中風傷害一樣;

換句話說,雖然腦部循環沒有出問題,

但基於可能的耳血管堵塞,"突發性耳聾"俗稱也叫做耳中風。

 

冬天天冷,更容易造成突發性耳聾

因為冬天是病毒的流行季節,而天冷也容易造成身體的血液循環不良,

尤其是三高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更容易出現循環障礙。

根據臨床觀察,冬天天冷,突發性耳聾大約比其他季節增加了1~2成。 

 

突然頭暈耳鳴聽不到,要當心

耳朵不僅掌管聽覺,也負責身體的平衡感覺;

因此,當耳朵故障了,除了聽力症狀,例如耳鳴、耳悶、聽不到之外,

平衡系統也可能出現問題,產生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突然產生的耳朵症狀,務必要當心,

由於病因可輕可重,及早就醫才能避免不可逆的耳傷害。

 

儘早吃高劑量類固醇救聽力

口服高劑量類固醇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方式,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約三成的患者無法恢復聽力;

注射血漿擴張劑 、耳膜內注射類固醇、高壓氧治療 、口服抗氧化劑治療,

都是其他可能有效的輔助作法。

臨床上建議在症狀開始之後,儘早給予治療;

研究指出,愈早開始給予治療的患者,聽力回復的機會也會更高。

 

日常生活有什麼預防保健方法呢?

三高患者,血壓、血糖、血脂肪的穩定控制,是最基本的保養之道,

可以降低末梢血液循環出現障礙的可能性;

天冷時也要多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縮,產生血液循環不良;

尤其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差,突然的寒冷天氣,特別容易引起併發的循環問題。

飲食方面要多補充水份,避免刺激性飲食和菸、酒、檳榔;

正常作息,睡眠充足,均衡且充份的營養攝取,適度且規律運動,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免疫力,對抗病毒感染。

若真的得到突發性耳聾,除了上述的保健方法,

儘早得到正確診斷,及早給予藥物治療是拯救聽力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智銘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