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10月14日

(台灣新生報1014) 《健康之鑰》聽損造成耳鳴 服藥治療效果不明顯.jpg



耳鳴的定義是什麼?
  耳鳴是指在外界沒有聲音的狀況下,自己卻聽到了聲音。耳鳴目前並沒有公認的分類,但大致可分為:
(1) 搏動性:血管來的聲音,跟心跳相關的大多是搏動性的。
(2) 非搏動性:跟血管較不相關。
(3) 主觀性:只有病人聽得到。
(4) 客觀性:病患和檢查者都聽得到,醫師可以直接用聽診器在耳朵周圍,耳道脖子胸腔聽診。

常見成因有哪些?
  主觀,非搏動性耳鳴:最常見成因是由聽力損失引起,例如老化噪音性傷害,其他較少見的成因包括藥物性傷害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症內耳發炎遺傳性聽損中耳炎中耳膽脂瘤耳硬化症內聽道腫瘤腦膜瘤多發性硬化症頭部外傷精神疾患神經興奮物刺激(菸咖啡因)等等。這類型的耳鳴機轉雖未完全明瞭,但目前影像學証據顯示,聽神經的神經興奮度上升,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下降,使神經過度放電產生耳鳴。搏動性耳鳴則以血管性的最常見,例如血管豐富的腫瘤(副神經節瘤)血管異常血管硬化狹窄軟顎或中耳的肌肉陣攣半規管裂中耳積水鼻咽癌聽小骨異常顳顎關節疾患耳咽管過度開放症等等。

經常使用耳機音量過大等,是否容易誘發耳鳴?
  是的,會造成聽力損失的因素都容易誘發耳鳴產生

其他生活習慣是否會加重症狀?
  飲食佔大宗,例如菸興奮劑咖啡因;因為會加重神經興奮性,使非搏動性耳鳴加重。有時候即使這些吃下去的東西都一樣,但工作型態改變,或老化造成身體的代謝有變化,受傷等等,都可能使耳鳴加重。

跟藥物是否有關聯影響?

  某些抗生素化療藥利尿劑消炎藥等特定藥物有耳毒性,使用上應謹慎評估。

那些人容易有耳鳴?
  年長者,常接觸噪音的人以前患有中耳炎曾開過耳科或腦神經手術頭部外傷腦膜炎使過耳毒性藥物的患者遺傳性內耳疾病梅尼爾氏症血管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精神疾患鼻咽癌病史等等。

臨床上如何研判?
  詳細的病史詢問十分重要,理學檢查方面包括:耳鏡或顯微鏡看外觀,是否有中耳炎中耳穿孔中耳膽脂瘤中耳腫瘤;耳膜運動性可判斷耳咽管過通症,及鼓膜張肌陣攣;顳顎關節口腔也是觀察重點之一;纖微內視鏡檢查可評估軟顎肌陣攣鼻咽部腫塊耳咽管構造;腦神經檢查則著重在中風相關之檢查,及是否有內聽道方面的疾患。進階檢查則包含聽力檢查平衡功能檢查。影像檢查:例如血管攝影,血管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不必每個人都做,合適的個案才進行。

耳鳴時間長是否有何後遺症?
  耳鳴只是在外界無聲音的狀態下聽到聲音,聽到耳鳴的時間再長,也不會造成任何後遺症,唯一值得關心的,則是造成耳鳴的真正原因,病因若是可以治療卻放著不理它,可能導致病症惡化。舉例而言,突發性耳聾(耳中風)有黃金治療期梅尼爾氏症若未好好控制會造成永久聽損內聽道腫瘤可能愈長愈大耳毒性藥物引起的耳鳴而儘早停藥鼻咽癌造成的耳鳴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的發炎或腫瘤,問題可能危及生命;由此可見,探究病因極為重要。

患者症狀表現包括有哪些?
  跟耳朵相關的症狀:耳鳴耳脹耳塞耳痛耳朵流湯聽力喪失或頭暈。伴隨症狀可能還有神經學症狀,感覺或運動系統異常等等。

耳鳴如何進行治療?
  藥物的種類很多,但常常不一定有效果,有些特定疾病需以要用特定藥物治療。常見藥物有神經安定劑,使神經不要過度興奮產生耳鳴;類固醇則用於耳中風,梅尼爾氏症;抗生素用於內耳發炎,中耳炎。其他輔助藥物例如維它命B群,維它命E,抗氧化劑,銀杏類製劑,大多認為對身體無害,但也要小心勿過量,以免干擾其他藥物作用;在此同時,應減少使用神經興奮物刺激(菸咖啡因)。除了藥物之外,應改善聽力損失的原因,例如:清除耳屎,異物,手術改善中耳炎,中炎膽脂瘤等等。助聽器,人工耳蝸可改善聽力,同時增加環境噪音的接收,可以蓋掉耳鳴聲。耳鳴遮蔽則是利用環境,或機器對耳鳴產生遮蔽作用。耳鳴減敏療法:12個月「心理減敏」在使病人正確瞭解耳鳴成因,減少其對耳鳴的焦慮與恐懼;輔以運用「生理減敏」:使用一種耳內式聲音產生器的助聽器,來持續維持他周遭的背景聲音,每天至少8小時以上重新訓練大腦,使大腦對耳鳴的敏感度降低進而逐漸忽略它。 

  對於特定的搏動性耳鳴,像是血管豐富的腫瘤(例如副神經節瘤),可使用手術或放射線治療。軟顎或中耳的肌肉陣攣,除了觀察不處理,也可採用遮蔽療法肌肉鬆馳劑打肉毒桿菌素中耳肌肉截斷術治療。半規管裂則需靠手術修補破損的半規管。中耳積水患者可進行鼓膜穿刺手術,置放中耳通氣管。鼻咽癌則是使用放射治療加上化學治療消除腫瘤。聽小骨異常需靠手術治療。耳咽管過度開放症則是利用增重,或手術治療(中耳通氣管,關閉耳咽管)...。

患者日常生活保健、預防,醫師有何建議提醒與呼籲?
1. 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或造成興奮的東西,例如:菸檳榔 咖啡茶葉等。
2. 從飲食和藥物來控制三高,避免血管循環出問題,造成耳鳴。
3. 使用可能有耳毒性藥物的病患,應注意聽覺或耳鳴的改變。
4. 避免長期曝露於過度喧鬧及吵雜的環境中,例如KTV,演唱會,造勢晚會等等
5. 工作環境的噪音管制非常重要;工作時若有噪音傷害者,要隨時佩戴耳塞,保護聽神經。
6. 避免過度疲勞及熬夜,充分睡眠及休息,睡眠不足下,神經容易過度興奮,耳鳴很難好。
7. 減少使用耳機聽音樂,因為不容易控制音量,音量若過大,會傷害耳朵。
8. 有些耳鳴是有特定原因特定治療方式的,所以應儘早就診,找出診斷,對症下藥,以免輕忽耳鳴背後的病因,使病症惡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智銘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